西部陸海新通道推進冷鏈物流,農產品跨境電商的機遇
西部陸海新通道推進冷鏈物流,農產品跨境電商的機遇
近日,《區域海關共同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合作備忘錄》在重慶簽署。簽署合作備忘錄的15個海關包括重慶海關、南寧海關、貴陽海關等13個西部直屬海關,以及湛江、海口2個沿海直屬海關。
通道沿線海關都表示將積極支持建設冷鏈物流體系,探索農產品跨境直通車試點。事實上,此前重慶海關和南寧海關就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進行了進口東南亞海產品的運輸測試,打通了一條進口農產品、海產品的新“路”。
運輸成本降低,冷鏈業務帶動西部經濟
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原箱冷凍食品以轉關方式到達重慶后再辦理清關手續,從越南到重慶僅需8天,比傳統運輸方式節約20天以上,每個集裝箱能節約3000—4000元的費用。此前截至9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共發運676列、運送1.124萬個外貿標箱,貨值達27.6億元。
如今,更多來自東南亞、南美洲的農產品、海鮮水產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冷鏈業務走進內陸西部市場,與此同時,西部更多地區的貨物和商品也將有望通過新通道的鐵海聯運方式銷售到全球。
物流通道的貫通,農業跨境電商快速發展
在中國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隨著移動互聯網和全球化加速,作為外貿新業態的跨境電商產業在中國發展迅猛。2018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超過9萬億元,預計到2019年底,這一規模將超過10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農產品在跨境電商進出口額中占據相當比例。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曾表示,“食品和農產品進出口的增長在相當程度上推動了跨境電商的迅速發展。”
此外,國家政策“一帶一路”這個新的世界經濟帶,農產品跨境電商助力農產品引進來與走出去,釋放沿線各國巨大的農產品市場需求,加速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截止2019年4月,中國已與125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簽署173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食品工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除部分東南亞沿海國家和部分中東歐國家食品工業、食品產業相對發達外,東亞、中亞、南亞、西亞、北非及部分獨聯體國家食品工業的整體發展水平較為滯后,對食品進口需求較大,這為中國食品工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國際市場。
業內人指出,食品安全問題是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的重中之重。同時,由于食品、農產品的特殊性,倉儲運輸條件不一致、區域發展不平衡、產銷之間信息不對稱等也成為了掣肘行業發展的問題所在。因此,農產品的出海仍然具有挑戰性。
本文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