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農村食品市場供應穩定、食品安全可控,避免在重要消費節點出現商品積壓、臨期過期食品驟然增多等問題,有效減少經營損耗和食品安全隱患,提升盈利空間。結合農村地區消費特點及經營實際,特提示如下:
1
科學規劃進貨量,避免過度備貨
在節假日、購物節等重要消費節點,市場對食品的需求雖然會有所增長,但盲目擴大進貨量容易導致滯銷積壓。進貨量可結合以往同期銷售數據、周邊消費人群規模及消費習慣綜合判斷,建議進貨總量不超過日常3倍。對于生鮮食品等保質期較短的食品,進貨量需進一步嚴格控制,可采取“小批量、多頻次”的進貨方式,既能保證商品新鮮度,又能減少庫存壓力。優先選擇供貨渠道穩定、信譽良好的供應商,確保貨源質量可靠、補貨及時。對于現場制售類食品,要根據當日預估銷量采購原料,當天加工制作的食品盡量當天售完。每日營業結束后,對庫存商品和原料進行檢查,及時清理過期食品原料。
2
加強臨期食品管理,降低過期風險
結合“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定期對店內食品進行逐一排查,重點檢查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現場制售食品的加工日期、保質期限,食品原料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對不同生產日期的散裝食品,要分區銷售并分別設置標簽;混裝銷售的,應當在散裝食品標簽上標注最早的生產日期和最短的保質期限,避免正常食品與過期食品混裝銷售。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要特別標示或者集中陳列出售,有條件的可設置臨期食品銷售專區,并張貼醒目的“臨期食品銷售專區”標識。根據臨期程度制定促銷方案,如打折銷售、買一送一等,引導消費者合理購買,盡快清理庫存。嚴禁篡改生產日期、保質期后再進行銷售。發現過期食品,需立即下架撤離銷售區域,防止與其他食品混淆,并按規定銷毀,嚴禁再次流入市場。
3
嚴格執行“先進先出”,規范庫存管理
入庫時,按進貨日期對食品進行分類存放,將先購進的商品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出庫時,優先銷售先入庫的商品??衫煤唵蔚姆诸悩撕灐⒎謪^存放等方式,提高庫存管理效率,確保各類食品和原料擺放有序、易于核查。定期對貨架商品進行整理,將后排或底層的舊批次商品移至前排或上層。定期對庫存區域和銷售區域進行清潔消毒(如每周一次),保持干燥、通風、避光,防止食品因儲存環境不當而提前變質。同時,記錄好進貨臺賬,定期梳理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數量、貯存條件等信息,及時掌握庫存商品的保質期情況,避免因管理混亂導致舊批次商品長期積壓,出現臨期、過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