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食堂加工環節是食品安全監管重中之重,近日深圳市園山街道積極探索監管辦法,通過引入食品安全專家進企業服務,促進企業食堂規范管理,增強園區集體食堂食品安全防范意識及主體責任意識。
摸清轄區集體食堂底數
指導食堂識別食品安全風險點
為避免企業集體食堂成為監管薄弱地帶,園山街道食藥安辦探索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借助第三方機構的專業能力,開展食品安全專家進企業服務項目,以此摸清轄區企業集體食堂底數,建立巡查臺賬,指導企業食堂單位對食品安全風險點進行識別。
項目巡查隊伍由具備食品安全管理員資質的人員組成,開展巡查、整治、服務和宣傳。為確保巡查服務高質高效進行,街道食藥安辦整合資源,聯合第三方機構開展信息錄入、巡查指引等線上線下培訓共6場,聯合市監所開展“理論+實操”培訓1場。同時,結合街道企業微云食品安全監管平臺,將所有巡查記錄上傳形成大數據,憑借“互聯網+巡查”模式提升工作效率。
項目自7月上旬正式啟動,分為籌備、食品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情況跟蹤指導、整改情況驗證、總結報告五個階段。7月29日至8月29日,園山街道通過食品安全專家進企業服務,已經完成首輪排查,共巡查企業412家。
協調聯動疏堵結合
形成長效機制降低食安風險
據介紹,該項目以第三方機構專業巡查為主力、社區食品安全督導員巡查為補充,食環中心統籌監督,市監所配合執法,各司其職、協作配合,形成四方聯動,共同消除企業集體食堂食品安全隱患。
在排查階段,聯合市監所巡查負責人建立專門的溝通工作群,對發現的問題及部分商家的辦證疑問進行準確解答。同時,在巡查過程中發現嚴重食品安全隱患或其他違法違規行為,也通過微信群達到信息互通,街道食藥安辦還定期將重點隱患企業整理成臺賬統一移交市監所依法處置。
基于企業集體食堂用餐人數多、就餐時間集中、供餐量大等特點,本次食品安全專家進企業服務項目以“服務”為先,疏堵結合,督促各企業食堂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發現證照不齊的及時疏導辦證,環境衛生、“三防”等程序不符合要求的督促整改,無證無照、存在重點食品安全隱患的立即移交市監所跟進處置。通過綜合整治,加強規范管理,提高集體食堂食品安全。(陳榮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