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再翻番,京東生鮮加入預制菜大戰
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飯,吸引了不少巨頭前來“就餐”,這次,輪到京東生鮮。
京東生鮮,春節大賣
新年新氣象,京東生鮮也迎來了新的消費變化。
近日,京東超市發布了《2022年貨節食品生鮮消費趨勢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京東生鮮的銷量大幅增長。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京東生鮮的預制菜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00%,整體銷量破百萬件,而據此前報道,1月尚未結束,京東生鮮的預制菜整體銷售額就已破千萬,同比增長94%左右。
此外,不少老字號推出的高端熟食也迎來了大幅增長,比如金字火腿1000元以上高端產品同比增長150%,月盛齋重點新品小紅熟食禮盒同比增長105%。
除了上述品類大賣之外,產地直達的新鮮查干湖魚,各類新奇口味的湯圓餃子,新鮮車厘子等產品,都飽受新一代消費者的喜愛。
這一數據公布,標志著京東生鮮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而翻倍的預制菜銷量,更是標志著京東正式加入火熱的預制菜大戰。
借著春節的好勢頭,京東生鮮在線上線下多個環節加速擴張。
先是在線下加快開店節奏,布局西南最大生鮮超市、華南首個京東京造館店中店,后又推出地標產品品控計劃,聚焦產業帶地標產品,更是借著春晚給京東帶來的流量,和全國各大生鮮產業帶開啟“春晚產業帶大聯歡活動”。
而在物流配送端,京東更是收購中國物流資產控股權,主攻專攻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渤海經濟區、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等經濟較發達的城市中國物流資產,將會給京東生鮮的配送業務帶來更多收益。
其中遍布全國19個省份的高標準冷庫和物流設施,將為京東生鮮業務提供更穩定的物流保障。
根據京東七鮮總裁鄭鋒的戰略計劃,京東生鮮將在未來5-7年內,躋身中國連鎖零售行業第一陣營。
再加上年貨節預制菜的銷量翻番,京東生鮮即將在2022年實現騰飛。
預制菜,一片紅海
京東生鮮大賣的預制菜品類,在去年年底迎來爆火,卻也迎來了更加激烈的競爭。
首先是在資本市場迎來投資熱潮,數據顯示,2013年至今,在預制菜領域共發生72起投融資事件,已披露的融資總額超過10億元,涉及42個項目。其中,在2020-2021年,迎來融資高峰。
以陸正耀推出的“舌尖工坊”項目為例,從今年1月份推出至今,已經在全國吸引了超過2500家加盟商,預計從3月份開始,這些門店就將陸續上線。
據天眼查數據,目前,我國有超6.8萬家狀態預制菜相關企業,其中,有近58%的企業成立于5年內。
并且據光大證券數據顯示,從2019年開始,預制菜行業以年均26%的增長率增長,至2025年預制菜行業規模將超過萬億。
如此巨大的市場,自然也吸引來不少競爭對手,暫且不提那些預制菜的生產商和制造商,單論和京東生鮮處于類似定位的新零售巨頭,就包括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每日優鮮等諸多玩家。
以叮咚買菜為例,春節期間,叮咚買菜七天賣出300萬份預制菜,高端預制菜的銷量更是同比增長3倍。而另一位玩家,盒馬的數據也相當亮眼,預制菜銷量同比2021年春節增長了345%。
預制菜雖然火爆,但是市場中的競爭強度,也是極為慘烈的。而細數京東生鮮的發展步伐,相比前文這些巨頭來說,的確是慢了一步,在預制菜市場中的數據也沒有前者震撼。
但是既然已經入場,京東生鮮就絕無退縮的道理,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在預制菜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是京東生鮮需要思考的問題。
目前來看,京東生鮮掌握的優勢主要有二,其一是冷鏈運輸和末端配送優勢。京東從2014年就開始打造冷鏈物流體系,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冷鏈倉儲方面,京東物流運營了87個為生鮮、冷凍及冷藏產品設計的溫控冷鏈倉庫,運營面積超過490000平方米。
而在末端配送方面,京東擁有覆蓋全國的750多個倉庫,以及達達快送、京東到家等多個業務,可以進一步實現履約成本的降低。
其二,是京東的供應鏈優勢,2020年12月27日,京東集團認購中國地利5.37%股份,其中中國地利作為國內領先的農產品流通服務商,在杭州、沈陽、哈爾濱等7個城市擁有10個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以及400多家生鮮門店,幫助京東打造強大的生鮮供應鏈體系。
再加上前文提到的產業帶地標產品計劃,目前京東已經服務超過1000個生鮮產業帶,14個月帶動農村產值達3200億元。
綜合發揮上述兩大優勢,京東生鮮要在預制菜市場中站穩腳跟,問題不大。
京東加速追趕
資本市場火爆,從業商家增多,可是在消費者眼中,預制菜并沒有那么完美。
以此前Tech星球的報道為例,絕大多數年輕人會將預制菜等同于“料理包”,甚至據媒體統計,70%的外賣都來自于5塊錢的低端料理包。
并且只需簡單烹飪即可食用的產品特性,讓不少消費者誤認為預制菜中的添加劑和防腐劑含量超標,不利于身體健康。當前行業監管政策也尚未與產品完全匹配,很難保證食品的絕對安全。
而且當前的預制菜市場實在是魚龍混雜,結合此前媒體報道可知,預制菜江湖中,除了專業的預制菜制造商之外,傳統餐飲品牌、生鮮電商巨頭、預制菜供應鏈企業等一大批“非專業選手”,也在加速競爭。
“有品類無品牌”是當下預制菜市場的真實寫照,綜合來看,目前預制菜還處于教育消費者、培育消費市場的初級發展階段。
而在市場混戰之中,誰能率先解決消費者痛點,誰就能先一步脫穎而出。
根據美團研究院數據,預制菜的消費者畫像中,年齡在22-31歲之間的占比超過43%,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則占比達80%。消費者對預制菜的核心評價則是“節省時間”、“美味”。
再加上前文所提到的食品安全問題,省時、美味、安全,就構成了消費者對預制菜的三大期待。
三大痛點之中,京東生鮮憑借優鮮賠、極速達等貼心服務以及自身嚴苛的品控和溯源體系,順利解決了食品安全問題。
但競爭對手們已經跑在更前面了,他們通過自研預制菜的方式,把控整個生產流程,以及產品質量,而不是單純做渠道商。
比如盒馬旗下的3R事業部,以60%的自研比例推出上百款預制菜,叮咚買菜也憑借產品開發中心,推出了拳擊蝦、大滿貫等多款自營預制菜產品。
而每日優鮮則選擇了合作研發之路,推出“名菜名店”頻道,與西貝、眉州東坡等餐飲合作研發預制菜。
從這個角度來看京東生鮮又慢了一步,但是京東生鮮并不缺乏菜品自研能力,去年底,京東七鮮團隊推出的特色控卡餐與自研烘焙產品,就曾一度成為熱銷產品,不僅比網紅品牌好吃,也真正實現了科學、健康的目的。
總的來說,在預制菜市場中,京東生鮮還處于早期的高速擴張期,但這并不意味著京東生鮮的競爭力薄弱,相反,手握冷鏈運輸和供應鏈兩大王牌的京東生鮮,正在快速追趕之中,沿著前人驗證過的道路去發展,京東生鮮也能少走彎路。
可以預見的是,伴隨著預制菜在消費市場的逐漸落地,京東生鮮也即將迎來騰飛,總是慢一步的京東生鮮,這次終于抓住契機!
作者:電商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